2022年,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,我国经济发展承压而行。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,工业稳则经济稳。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,就要充分发挥工业的“压舱石”作用,把工业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,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,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。
2021年,尽管面临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,我国工业经济仍呈持续恢复增长态势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6%,两年平均增长6.1%,为宏观经济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。同时,产业链韧性稳步提升,产业结构持续优化,新兴产业快速增长,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发力增效,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,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,实现了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。
工业经济发展成绩来之不易,未来更应清醒研判。要看到,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全球疫情起伏反复,世界经济复苏动能减弱,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双重挤压,竞争加剧。从供给和需求看,消费受疫情影响面临较大约束,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,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一些堵点、卡点,安全稳定风险增多,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,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凸显。在此背景下,工业稳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稳工业,有信心更要有定力。我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健全的国家,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。不仅如此,我国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,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有力有效,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。同时,我们有信心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,以稳为前提,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积极突破,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,发挥好工业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的“压舱石”作用。
稳工业,要稳产业链供应链。要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。一方面,大力锻造长板,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,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加快推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布局,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;另一方面,着力补齐短板,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,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建立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,确保在关键时刻“不掉链子”。
稳工业,要着力稳企业。企业强,产业才能强,经济才能稳。要坚持纾困解难强帮扶与支持创新促升级两手抓,推动延续阶段性惠企政策,强化对中小企业的精准支持,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。扩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数量和范围,培育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掌握独门绝技的“单打冠军”或“配套专家”,引导更多大企业为“小巨人”企业开放市场,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,为我国经济发展打造更多动力源。
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经济日报评论员
|